25位文学名家笔下的《印象清明》
清明将至,一本承载文化记忆的新书《印象清明: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悄然面世。这部由李浩主编、莫言题写书名的作品,在贵州大学的发布会上引发热议。
清明将至,一本承载文化记忆的新书《印象清明:文学大家谈中国传统节日》悄然面世。这部由李浩主编、莫言题写书名的作品,在贵州大学的发布会上引发热议。
4月2日,记者从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人民政府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命令》确定本轮全省森林草原防火期为2024年12月1日—2025年6月15日,其中3月1日—5月31日为森林草原高火险期。防期以来,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
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中部和南部海域展开了 “海峡雷霆 - 2025A” 演训。演习对标实战化,远火部队模拟对台目标精准打击的场景,让不少人直呼过瘾,这是要在清明时节,给赖清德之流上点 “箱火”(箱式火箭炮)!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会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推出清明特别节目12集纪录片《天地英雄气》,系统、集中、深入讲述习近平总书
“清明时节雨纷纷”,四月春深,万物生机勃发。时值清明,天朗气清,草木含翠,正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此刻,和风拂面,花香四溢,正应“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然而,南北冷暖交汇,天光忽晴忽雨,正是“春雨贵如油”的时节。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节气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清明养生科普清明时节,春意渐浓,万物复苏,但此时昼夜温差大、湿气渐重,对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而言,既是调养的好时机,也潜藏着病情波动的风险。本文从现代医学角度出发,结合节气特点,为患者提供实用养生
在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交界处,定边县这座三边革命老区的土地上,清明节的故事既流淌着千年农耕文明的血脉,又镌刻着红色革命的印记。当历史的时针拨回陕甘宁边区时期,这座边陲重镇的清明节,成为传统民俗与革命实践交织的特殊时空。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当太阳到达黄经15°,清明节气带着蓬勃生机,准时赴约。它宛如大自然的神奇画笔,饱蘸生命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春日盛景。
春和景明,清明将至,缅怀革命先烈之情在城市的每一处角落涌动,文明祭扫的清新之风也在悄然吹拂。近日,我市多个社区与志愿服务组织纷纷行动起来,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时代光彩,在追思与传承中凝聚起城市发展的精神力量。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
二十四节气中,唯清明兼具节日身份,为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又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清明在中国人生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经典吟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都匀市精神文明办联合市民政局发布《都匀市文明祭扫平安清明倡议书》,通过村务公开栏、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广播、横幅及文明祭扫劝导岗等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绿色文明祭扫理念。同时,市民政局组建祭祀用火管控督导巡查组,深入各镇(乡、街道)、村(社区),对移风易俗和森
《李又然影像志》摄制组,2023年8月6日建组,8月7日开机。从中法关系史和延安文艺史李又然专题探究,按志鉴体例以“李又然反战抗战著译真版原件考”“李又然当时当地名家日记信札考”构成版本叙事——即,影像志可替代或强化口述历史,但,不可替代或超越众多著作权人真版
清明时节,烟雨朦胧。这是慎终追远的时节,也是万物生长的开始。在贵州省独山县下司镇,布依族同胞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延续着清明的文化记忆——香藤粑。它不仅是春天的味道,更承载着布依族同胞对自然的敬畏、对先人的追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线上线下发力,营造祭祀氛围。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乡村大喇叭等载体滚动播放移风易俗知识,推送工作动态15条,阅读量超2000人次。线下借助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全镇14个村(社区)开展清明文明祭祀宣传活动,走访群众5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350余份
清明至,雨丝牵魂,柳帘垂落满园春。此时冷暖空气交汇频繁,江南多"清明时节雨纷纷";气温逐渐上升,草木萌发新绿。 农谚有云: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表达了对清明时节少雨的期待。早稻播种需避连绵阴雨,大棚作物防高湿病害。可能出现的倒春寒天气对茶叶、农作物等有不利影响,
忽见家家插杨柳始知今日是清明今天20时49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气清澈明朗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柳”别具特色柳色青青,柳条长长,柳烟淡淡因此,清明又称“柳节”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等习俗此时,气温转暖
4月2日,由市文明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路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主办的“缅怀英烈 慎终追远·移风易俗 倡树新风——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在冀东烈士陵园等地同步举行。此次活动采用主会场与分会场联动的形式,将缅怀革命先烈与倡导文明祭扫有机结合,为清明节赋予
清明将至,万物复苏。慎终追远、缅怀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树文明新风,山东省民政厅与省文明办共同发出倡议,愿与全省广大居民朋友们携起手来,以文明之举寄哀思,以绿色之行护家园。
又是一年清明节,借此重提下笔者之前的一篇关于清明的文章,“说说清明扫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传统还是很有必要保持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专业机构统计过这个传统是否能够继续保持,清明扫墓的人数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又有多少年轻人会加入这个扫墓的大军,通过对祖先的祭拜